bet36365路检测中心2018年12月拟面试人员信息公示(三)
各位老师:
根据《bet36365路检测中心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现对电气学院2018年面试的应聘博士研究生予以匿名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18年12月3日-12月7日:
一、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 成都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任职时间 | 出生年月 | 1990.08 |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何正友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从事专业 | 电气工程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项目。以下部分学术研究成果已作为智能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内容应用于高铁京沈客专工程试验线: 1.对高铁牵引供电系统面临的故障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了高铁牵引供电系统PHM与主动运维研究框架体系。相关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bet36365路检测中心学报等期刊上。 2.针对牵引变压器,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负荷特性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方法同时考虑高铁牵引负荷不平衡性、冲击性和非线性特点,计算求取了牵引变压器的失效概率,反映了高铁牵引负荷特性对牵引变压器的可靠性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铁道学报期刊上。 3.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退化过程的牵引供电设备可靠性预测方法。建立了设备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模型,将设备退化过程按照IEEE标准划分,并结合设备故障记录样本得到其状态停留时间与状态转移速率,利用均匀加速技术求解可靠性参数,实现了对预测时刻的设备状态数量估计。相关成果发表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上。 4.针对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考虑保护运行特性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在分析继电保护对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基础上,首次综合考虑一、二次设备及其耦合关系,建立了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并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求解系统可靠性指标,实现牵引供电系统整体可靠性评估,并反映了继电保护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等期刊上。 5.针对高铁牵引供电设备,进一步考虑其故障后果的严重程度,提出了基于运行特性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考虑外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提出了多因素融合的设备故障风险区间估计方法,通过量化风险指标反映了牵引供电设备故障风险随运行工况变化而时变等特点。同时,提出了基于故障预测的高铁牵引供电设备状态检修风险评估方法,实现了状态检修效果的量化与优化。两方面的相关成果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期刊上。 6.针对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基于保护运行特性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基于保护动作跳闸统计,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差异特性方面构建了高铁牵引供电系统风险指标体系,较全面地反映了系统风险规律。同时,考虑继电保护可靠性,提出了一种牵引供电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实现了继电保护故障对牵引供电系统造成的风险影响量化。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期刊及IEEE 54th Industrial & Commercial Power Systems Technical Conference 国际会议上。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4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2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6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授权(含公开)发明专利7项。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 A+ 7篇;A 3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9.09~2013.06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焦超群 | |
硕士 | 2013.09~2014.06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电气工程 | 麦瑞坤 | 全日制 |
博士 | 2014.09~2018.12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电气工程 | 何正友 | 全日制(硕博连读) |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 2017.09~2018.09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 | 电气工程 | Wei-Jen Lee | 公派留学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Risk Index System for Catenary Lines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pace Differences |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 2017, 3(3): 739-749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 /2332-7782 | A+ | ||
2 | Failure Risk Interval Estimation of Traction Power Supply Equipment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Multiple Factors |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 2018, 4(2): 389-398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 /2332-7782 | A+ | ||
3 | Optimization Method with Prediction-based Maintenance Strategy for Traction Power Supply Equipment Based on Risk Quantificati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 2018(网络刊出)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 /2332-7782 | A+ | ||
4 | Reliability Evaluation for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idering Relay Protecti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 2018(网络刊出)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 /2332-7782 | A+ | ||
5 | 基于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退化过程的牵引供电设备可靠性预测方法研究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17, 37(7): 1937-1945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EI /0258-8013 | A+ | 4.998 | 4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3.01-2016.12 |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关键设备服役性态演变机理及系统健康诊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270万 | 主研 |
2018.01-2021.12 | 城市智能配电网保护与自愈控制关键技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292万 | 主研 |
2014.05-2015.12 | 牵引供电安全服役技术研究——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运营维护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 | 150万 | 主研 |
2016.05-2018.12 | 牵引供电运行安全技术研究——智能牵引供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技术研究 |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 | 150万 | 主研 |
2017.05-2019.05 | 10万 | 主持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基于二分搜索的电网同步谐波相量测量方法 | 何正友,冯玎,符玲,麦瑞坤 | 2016.08.24 | 中国 | CN201410036038.4 |
发明专利 | 考虑继电保护可靠性的牵引供电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林圣,冯玎,杨茜茜,高仕斌,王贞 | 2018.03.23公开 | 中国 | CN 201711376737.3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风险费用预测的牵引供电设备维修方法 | 林圣,冯玎,牟大林,何正友 | 2018.04.13公开 | 中国 | CN201711191099.8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电能质量评估的牵引供电系统故障风险预警方法 | 圣,孙小军,冯玎,何正友 | 2018.10.19 | 中国 | CN 201610534743.6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的牵引变电设备维修策略生成方法 | 林圣,张奥,冯玎,何正友,高仕斌 | 2016.03.02公开 | 中国 | CN201510662892.6 |
发明专利 | 一种考虑天气状态的接触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 林圣,王贞,冯玎,何正友,高仕斌 | 2016.12.07公开 | 中国 | CN201610541142.8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外部气象环境影响的接触网故障预测方法 | 林圣,王贞,高仕斌,冯玎,何正友 | 2017.12.12公开 | 中国 | CN201710585215.8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7 |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6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精神文明奖 | 院级 | 1 |
2015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二等学业奖学金 | 校级 | 1 |
2014 | 201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4 |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 国家级 | 1 |
2014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羽毛球赛第三名 | 校级 | 1 |
2013 |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 省市级 | 1 |
2013 | 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 校级 | 1 |
二、
1、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9.09-2013.07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全日制 |
硕士 | 2013.09-2015.07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电气工程 | 陈维荣 | 全日制 |
博士 | 2015.09-至今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电气工程 | 陈维荣 | 全日制 |
联合培养博士 | 2017.10-2018.10 | 昆士兰大学 | 电气工程 | Firuz Zare | 国家公派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分区(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Multisource Coordination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Based on SOC Consensus for a PEMFC–Battery–Supercapacitor Hybrid Tramway |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 2018, 67(1): 296-305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期刊0018-9545 | A++ 中科院 2区 | 4.432 | 16 |
2 |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based on multiple operating states for a photovoltaic/fuel cell/energy storage DC microgrid | Energies | 2017, 10(1): 136.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期刊1996-1073 | ESI 1% 高被引A++ 中科院 3区 | 2.676 | |
3 | Two-level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PV-Fuel Cell-Battery-Based DC Microgrid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2018, online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期刊0360-3199 | A++ 中科院 2区 | 4.229 | 2 |
4 | Hierarchical Energy Management for PV/Hydrogen/Battery Island DC Microgrid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2018, online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期刊0360-3199 | A++ 中科院 2区 | 4.229 | 0 |
5 | Design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grid-connected system based on resonant current controlle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2014, 39(26): 14402-14410. | 2, 通讯作者,导师一作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期刊0360-3199 | A++ 中科院 2区 | 4.229 | 11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7.10-2018.10 | 直流微电网优化控制与能量管理研究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 | 2万 | 主持 |
2014.01-2016.12 | 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研制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985万 | 主研 |
2017.07-2019.06 | 混合储能模组全工况效率优化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 | 45万 | 学生第一主研 (排名第二) |
2015.01-2017.12 | 基于动态混合度和满意度牵引条件的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机车能量管理瞬时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3万 | 学生第一主研 |
2015.01-2017.12 |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能量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 | 50万 | 学生第一主研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Control, Commun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mar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Chapter 4: “Modeling, control and energy management for DC microgrid” | Ying Han, Weirong Chen, Qi Li | 2018 | 9780128121542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一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 洪志湖, 韩莹, 王天宏, 李奇, 陈维荣, 戴朝华 | 2018.10 | 中国 | CN105904976B |
发明专利 | 一种无需互联通信的分布式直流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杨寒卿, 韩莹, 洪志湖, 王天宏, 李奇, 陈维荣 | 2018.11 | 中国 | CN105932663A |
发明专利 | 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参数全局优化方法 | 戴松灵, 唐权, 叶圣永, 孟婧, 李奇, 阮仁俊, 邓盈盈, 刘莹, 韩莹 | 2016.11 | 中国 | CN104539221B |
实用新型 | 一种基于千瓦级燃料电池的有轨电车用混合动力系统 | 王天宏, 李奇, 陈维荣, 韩莹, 尹良震, 朱亚男, 于瑾 | 2017.03 | 中国 | CN206520501U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7.06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奖学金 | 全额资助 | 1 |
2018.09 |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4.12 |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5.12 | 唐立新奖学金 | 校级 | 1 |
2017.12 | 中交机电奖学金 | 校级 | 1 |
2017.0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对象 | 校级 | 1 |
2018.09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优秀毕业生 | 校级 | 1 |
2014.12 2016.12 2017.12 | 优秀研究生标兵(三次) | 校级 | 1 |
2014.06 2016.09 | 优秀学生共产党员(两次) | 校级 | 1 |
2017.12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专利奖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9 |
三、
1、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9.09-2013.06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电气工程 | 全日制 | |
硕士 | 电气工程 | 何正友 | 全日制 | ||
博士 | 2014.09-2017.09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电气工程 | 何正友 | 全日制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7.09-至今 | 博士后研究员 | 香港理工大学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
1 | Active and Reactive Currents Decomposition-Based Control of Angle and Magnitude of Current for a Parallel Multiinverter IPT System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7, 32(2): 1602-1614.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 Top期刊 0885-8993 | A++ SCI一区(中科院分区) | 6.812 | 8 |
2 | Analysis and Transmitter Currents Decomposition Based Control for Multiple Overlapped Transmitters Based WPT Systems Considering Cross Couplings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8, 33(2): 1829-1842. | 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SCI Top期刊 0885-8993 | A++ SCI一区(中科院分区) | 6.812 | 2 |
3 | A New-Variable-Coil-Structure-Based IPT System with Load-Independent Constant Output Current or Voltage for Charging Electric Bicycles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8, 33(10): 8226-8230. | 1 | 香港理工大学 | SCI Top期刊 0885-8993 | A++ SCI一区(中科院分区) | 6.812 | 0 |
4 | A Reconfigurable Intermediate Resonant Circuit Based WPT System with Load-Independent Constant Output Current and Voltage for Charging Battery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8 已录用 | 1 | 香港理工大学 | SCI Top期刊 0885-8993 | A++ SCI一区(中科院分区) | 6.812 | 0 |
Dual-Phase-Shift Control Scheme with Current-Stress and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 | 2018, 65(9): 3110-3121. | 1 | 香港理工大学 | SCI期刊 1549-8328 | A++ SCI二区(中科院分区) | 2.823 | 1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9.01~2020.12 | 有轨电车间歇式供电的动/静态充电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面上项目 | 6万 | 主持 |
2015.11~2017.03 | 大功率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控制研究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 | 1万 | |
电动汽车高效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与样机研制 | 四川省科技苗子工程培育项目 | 2万 | 主持 | |
2017.01~2020.12 | 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能量耗散机理与效率提升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59万 | 2 |
2016.01~2018.12 | 有轨电车非接触供电系统多参数摄动下的鲁棒综合及逆问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1万 | 2 |
2016.01~2017.12 | 多逆变器并联的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30万 | 2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一种电气化高速铁路动态仿真模型及其仿真方法 | 何正友,李勇,杨之青,马俊鹏,赵云,耿超,王圆宾 | 2014-12-10 | 中国 | ZL201310101168 |
发明专利 |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发送端频率跟踪调谐方法 | 何正友,李勇,麦瑞坤,林圣,高仕斌 | 中国 | ZL201410353226.X | |
发明专利 | 基于并联逆变器的无线传能系统及其功率调节方法 | 何正友,李勇,麦瑞坤,陆立文,高仕斌 | 2017-10-13 | 中国 | ZL201410461143.2 |
发明专利 | 多逆变器并联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恒流控制及环流抑制方法 | 何正友,李勇,林天仁,麦瑞坤,陆立文 | 2018-05-18 | 中国 | ZL 201610013105 |
发明专利 | 一种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 何正友,李勇,林天仁,麦瑞坤,谢伟 | 2018-10-10 | 中国 | ZL 201610640514.2 |
发明专利 | 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设备中的补偿装置及其补偿方法 | 麦瑞坤,李勇,何正友,林圣 | 2016-3-2 | 中国 | ZL201310559923.6 |
发明专利 | 双线圈并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输出功率分配方法 | 麦瑞坤,李勇,陈阳,何正友 | 2017-03-01 | 中国 | ZL 201510130015.4 |
发明专利 | 无线传能系统及其谐波消除与功率调节方法 | 麦瑞坤,李勇,陆立文,何正友,高仕斌 | 2016-10-12 | 中国 | ZL 201410460756.4 |
发明专利 |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发送端动态调谐装置及其调谐方法 | 麦瑞坤,陆立文,李勇,李砚玲,何正友 | 2016-02-03 | 中国 | ZL201410134184.0 |
发明专利 |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设备接收端动态调谐装置及其调谐方法 | 麦瑞坤,陆立文,李勇,何正友,李砚玲 | 2016-03-02 | 中国 | ZL201410133925.3 |
发明专利 |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无功功率抑制及恒压控制方法 | 麦瑞坤,林天仁,李勇,何正友 | 2018-05-18 | 中国 | ZL 201610143079.2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6.12 | 省部级 | 1 | |
2016.10 | 唐立新奖学金 | 校级 | 1 |
2016.09 |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6.05 | 首届曹建猷学生奖 | 校级 | 1 |
2015.11 | bet36365路检测中心第六届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对象 | 校级 | 1 |
2015.09 |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4.10 |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4.08 | “华为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南赛区一等奖 | 省部级 | 1 |
2013.06 | “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 省部级 | 1 |
2012.09 | 四川省TI杯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 | 省部级 | 1 |
四、
1、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learning experience
学历/学位Education / degree | 起止时间 Start and stop time | 毕业学校 Graduate School | 所学专业 Major studied | 导师 tutor | 培养方式 Training mode |
本科Undergraduate | 2007-2011 | Fars Science and Research Azad University |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 Prof. Mazda Moatari | GPA: 3.34/4 |
硕士 master | 2012-2014 | Shi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ontrol Engineering | Prof. Mokhtar Shasadeghi | GPA: 3.51/4 |
博士 doctor | 2015-2018 | Shi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ontrol Engineering | Prof. Mokhtar Shasadeghi | GPA: 3.7/4 |
3、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起止时间 Start and stop time | 职位名称Job title | 任职单位Tenure unit |
2011-2011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ection | Shiraz Petrochemical Company, Shiraz, Iran |
2015-2015 | Teacher Assistant of Linear Control Systems Laboratory | Pasargad University, Shiraz, Iran |
2016-2016 | Teacher Assistant of Special Topics (Fuzzy Control II) | Shi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iraz, Iran |
2016-2016 | Control Engineer | Ministry of defense, Tehran, Iran |
2017-2017 | Process Control | Persian Gulf Star Oil Company (PGSOC), Bandar Abbas, Iran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Papers (less than 5 representative papers):
序号 Serial number | 题目 subject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Publication or publication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year volume Issue number Page number | 作者 排名 Author ranking | 第一作者 单位 First author unit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The Nature and Number of Publications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Paper partition (Academic journal grading A++ etc., SCI?)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anking of periodical categories | 他人引用次数 Citation frequency |
1 |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DC-DC Converters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Pulsed Power Loads in Naval DC Microgrids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18, doi. 10.1109/TIE.2018.2877191 | 1 | Aalborg University | Q1 | 7.05 | 0 | |
2 | Design of Quadratic D-stable Fuzzy Controller for DC Microgrids with Multiple CPLs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18, doi. 10.1109/TIE.2018.2851971 | 1 | Aalborg University | Q1 | 7.05 | 1 | |
3 | Distributed Saturated Control for a Class of Semilinear PDE Systems: A SOS Approach |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 vol. 26, no. 2, pp. 749-760, 2018. | 3 | Universidad de Valladolid | Q1 | 8.415 | 12 | |
4 | Design of Distributed Sampled-Data Fuzzy Controller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Hyperbolic PDE Systems: Input Delay Approach |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 vol. 12, no. 6, pp. 728-737, 2018. | 1 | Shi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Q1 | 3.296 | 4 | |
5 | A Sum-of-Square Approach to Consensus of Nonlinear Leader-Follower Multi-Agent Systems Based on Novel Polynomial and Polynomial Fuzzy Models |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 ol. 354, no. 18, pp. 8398-8420, 2017. | 2 | Shi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Q1 | 3.576 | 4 |
5、科研项目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项目时间 Project time | 项目名称 entry name | 项目类型 Project type | 经费 funds | 参与状况(排序)Participation status (ranking) |
2017-2018 |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pulsed power loads in shipboardpower systems | U.S. Navy Project -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Global under the award number N62909-17-1-2106 | ||
2015-2016 | Improved energy and resource efficiency by better coordin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 Iran Government (IRI2015-70975-P) |
6、出版专著Publication monographs
著作名称Title of works | 作者author | 出版社Press | 出版年份year of publication | ISBN号 ISBNnumber |
7、专利情况Patent situation
专利类别Patent category | 专利名称Patent name | 专利所有人Patent owner | 授权时间Authorized time | 授权国别Authorized country | 专利号Patent number |
8、获奖情况:Awards:
时间time | 名称name | 奖项与等级Awards and grades | 排序sort |
2013 | The best IEEE Student Branch in Iran universities | IEEE Iran Section Reward | 1 |
五、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 峨眉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工程师 | 任职时间 | 2011.7 | 出生年月 | 1981.10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西安交通大学bet36365路检测中心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梁得亮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无 | 从事专业 | 电气工程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 1.提出了支持带移动导体电磁系统多场耦合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完成模型运动条件下的仿真分析,分析发射装置内的物理场特性和电枢等主要部件的运动特性为×××发射装置的电磁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最优实现路径支撑。 2.建立了×××发射装置动态仿真模型,完成了装置模型运动条件下的仿真分析;上述所建立的运动条件下的计算模型,分析发射装置内的物理场特性和电枢等主要部件的运动特性,验证了发射装置动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经研究获得了不同截面电磁发射装置中应力应变的分布特性;得到三种类型导轨发射装置中摩擦系数、滑动时间、电枢速度三者的数学关系;得到不同类型轨道装置中,摩擦系数、滑动时间和电枢位移之间的数学规律。 3研究在连续发射条件下×××发射装置不同截面导轨多周期激励条件下的热积累特性和温度分布规律。.获得电磁发射装置中轨道最优结构,掌握实现电磁发射装置长期高效连续发射的核心技术及理论。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冷却方案,实现了×××发射装置的连续发射条件下实现长期使用的目标。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篇(第一或通讯作者2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6次(国内外同行评价,提供支撑材料);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1 篇;A+ 1 篇;A 0 篇;B+ 0 篇;B 1 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0.9-2004.7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物理 | 统招全日制 | |
硕士 | 2004.9-2007.6 | 西北工业大学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魏炳波 | 统招全日制 |
博士 | 2014.9至今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气工程 | 梁得亮 | 统招全日制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08.6-2014.6 | 研发工程师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Thermal Analysis in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With Different Section Shape Rails |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vol. 46, no. 6, 2091–2098 | 第一 | 西安交通大学 | 0093-3813 | A++, SCI三区 | 第一类,1.253,28 | 1 |
2 |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Electromagnetic Rail Launcher With Cooling Channels | IEEE Transactions on Mangetics | 二审中 | 第一 | 西安交通大学 | 0018-9464 | A+, SCI三区 | 第二类,1.467,82 | |
3 | Analysis of Multi-phase and Multi-layer Factional-Slot Concentrated Winding on PM Eddy Current Loss Considering Axial Segmentation and Load Operati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Mangetics | 2018, vol. 54, no. 11, 8107506 | 第四 | 西安交通大学 | 0018-9464 | A+, SCI三区 | 第二类,1.467,82 | |
4 | Influence of Final Drawing Strain on the Jc of NbTi Superconductor |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 2012, vol. 22, no. 3, 6001003 | 第四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1051-8223 | A++, SCI三区 | 第一类,1.288,12, | 3 |
5 | 三元Fe-Co-Si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特性研究 | 2008,26,no.4,399~403 | 第一 | 西北工业大学 | 1000-2758 | B,EI | 第五类 | 2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4.1-2018.12 | ×××发射装置研究 | 国防973(批准号:613262) | 280万 | 第三 |
2016.1-2019.12 | 基于永磁材料改性的高速电机热设计和热管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51677144) | 80万 | 第五 |
2009.1-2013.12 | ITER用低温超导线材的研制 | 500万 | 第八 | |
2002.1-2006.12 | 空间材料科学的地面模拟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批准号:50121101) | 360万 | 第十 |
2004.1-2008.12 | 多元和复相合金的快速凝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批准号:50395105) | 400万 | 第十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一种铜基铌钛超导材料的在线热处理方法 | 西安交通大学 | 2017.10.20 | 中国 | ZL 201610182783.9 |
发明专利 | 一种NbTi/Cu超导线的轧制方法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0.1 | 中国 | ZL 201310347563 |
发明专利 | 一种内锡法Nb3Sn超导线的热处理方法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12.8.18 | 中国 | ZL 201110087034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六、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河北唐山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无 | 任职时间 | 无 | 出生年月 | 1989.5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电子科技大学 |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电子科技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崔国龙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EURASIP Journal on Advances in Signal Processing, IET Radar Sonar & Navigation,Circuit Systems & Signal Processing,IET Image Processing,Electronics Letters等期刊审稿人 | 从事专业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 1. 提出了基于折射定律的多层墙体及非均匀墙体的后向投影成像补偿方法,使得穿墙运动人体目标图像聚焦,并同时矫正目标的在图像中的位置与其真实空间位置相一致。 2.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互相关的一阶后墙多径幻象抑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一阶后墙多径幻象随收发通道几何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成像特性,利用通道回波之间多径幻象相位的非相关性,成功将一阶后墙多径幻象进行压制,得到具有高信杂噪比的穿墙运动人体目标图像,并成功用于实际穿墙雷达应用中。 3. 提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人体动作实时识别框架。不同于卷积神经网络等待接收完整的长时间信号,循环神经网络理论上可以在每一个信号时刻结合其存储的诸多历史时刻信息立即给予当前时刻动作类型的判断,具有实时性好,计算量低,参数量少等优点。 4. 提出了基于距离像嵌入的穿墙人体行为动作的实时识别架构。借鉴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嵌入”思想,通过雷达距离像的嵌入技术,将连续多变的距离像数据转化为特定的离散有限的“词”并生成字典,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行为动作描述为一个个由这些简单的“词”组成的“句子”。然后通过语义提取算法,最终实现穿墙人体行为动作的实时识别。目前已在实验室环境下取得较好的结果。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1篇(第一或通讯作者6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5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3次。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2篇;A4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7.9—2011.6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信号处理) | 邹云海 | 全日制 |
硕士 | 2012.9—2014.8 | 电子科技大学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韩春林 | 全日制自筹 |
博士 | 2016.11—2018.2 | 天普大学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Yimin D. Zhang | 联合培养 |
博士 | 2014.9—2019.6 | 电子科技大学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崔国龙 | 全日制自筹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无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卷 期号 页码 | 作者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First-order rear-wall multipath positioning and suppression for through-wall imaging radar | IEEE Sensors Journal | 2018,18(20), 8291-8274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 ISSN: 1530-437X | A+ | 2.617 | 0 |
2 | Human body and limb motion recognition via staked gated recurrent units network | IET Radar, Sonar & Navigation | 2018, 12(9), 1046-1051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 ISSN: 1751-8784 | A | 1.837 | 0 |
3 | Human Motion Recognition Exploiting Radar with Stack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2018, accepted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 ISSN: 1051-2004 | A+ | 2.241 | 0 |
4 | Time-division MIMO through-the-wall radar imaging behind multiple walls | IEEE Radar Conference | 2015.5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A类 顶级会议 | A | - | 3 |
5 | Through-wall human motion representing via autoencoder-self organized mapping network | IEEE Radar Conference | 2018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A类 顶级会议 | A | -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XXX探测仪 | 四川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 保密 | 学生主研(3) | |
2014.9 — 2016.1 | XX雷达技术研究 | 原解放军总装“十二五”预研 | 保密 | 学生主研(1) |
2016.3—2016.11 | XXX技术 | 陆军装备部预研 | 保密 | 学生主研(2) |
2016.5—2016.11 | XXX技术 | 国防卓青人才基金 | 保密 | 学生主研(2) |
2018.1—2019.6 | XXX理论与技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保密 | 学生主研(1)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无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无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08 | 学业奖学金 | 校级二等 | - |
2009 | 学业奖学金 | 校级一等 | - |
2009 | 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宣传“优秀队长” | 部级 | - |
2010 | 学业奖学金 | 校级一等 | - |
2011 | 学业奖学金 | 校级一等 | - |
2011 | 优秀毕业生 | 校级 | - |
2012 | 研究生奖学金 | 校级二等 | - |
2013 | 研究生奖学金 | 校级一等 | - |
2014 | 研究生奖学金 | 校级二等 | - |
2015 | 研究生奖学金 | 校级二等 | - |
2016 | 研究生奖学金 | 校级二等 | - |
七、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陕西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无 | 任职时间 | 无 | 出生年月 | 1989年10月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无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孙金玮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期刊审稿人 | 从事专业 | 主动噪声控制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参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加研究、企业研究所项目4项。 1.建立非线性声学路径数学模型,探索初级噪声和参考噪声的频率变化规律,利用前馈频率拓展和反馈频谱分析的方法实现非线性窄带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极大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和降噪性能。 2.利用小波包成功实现反馈的主动噪声控制结构解决混沌噪声和随机噪声,提高了反馈主动噪声控制系统针对宽带噪声的降噪能力。 3.分析传统FLANN结构的非线性映射原理,针对其交叉项缺失展开研究。利用补偿滤波器完善FLANN结构,提高了基于FLANN结构的非线性主动噪声控制的降噪能力。 4.研究非线性主动噪声控制中的声反馈问题,提出更高性能的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不仅具有更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而且可以补偿线性声反馈和非线性声反馈问题。 5.研究新型结构解决宽窄带混合噪声,避免传统结构中的窄带噪声频率失调问题,提高系统对非平稳宽窄带混合噪声的降噪能力。 6.研究不同信噪比非线性窄带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降噪性能,利用前馈FLANN结构和反馈FIR结构,对FIR反馈预测结构和前馈FLANN结构进行优势互补,不仅可以消除可预测部分噪声,对不可预测部分噪声一样具有抑制作用。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1篇(第一或通讯作者8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7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13次(国内外同行评价,提供支撑材料);获得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国家励志奖学金。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2 篇;A+ 2 篇;A 2 篇;B+ 2 篇;B 0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8.09 – 2012.07 | 沈阳工业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邢艳好 | 统招 |
硕士 | 2012.09 – 2014.0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张世平 | 统分 |
博士 | 2014.09 –至今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孙金玮 | 统分 |
联合培养博士 | 2017.10 – 2018.11 | 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 航天工程 | Dennis Bernstein | 联合培养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5.01-2018.12 | 宽窄带混合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高效稳健算法及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0万 | 4 |
2017.01-2019.12 | 复杂环境下并行窄带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算法及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0万 | 3 |
2012.01-2015.12 | 基于系统自激的窄带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75万 | 6 |
2016.01-2016.12 | 某型直升机舱内噪声特性研究 | 空军装备研究所 | 20万 | 4 |
2013.05-2014.03 | 双流钻杆信号传输特性分析及测试 |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 | 34万 | 3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7年 | 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博士联合培养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7年 |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3年 |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1年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2年 | 校优秀毕业生 | 校级 | 1 |
八、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四川 | ||||
现任专业 |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 任职时间 | 2015年 9 月至今 | 出生年月 | 1990.11.20 | ||||
技术职务 |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 | 清华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 ||||||||
关系所在部门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 | 清华大学 | 最后学习阶 | 王晓浩 | ||||
位 | 段导师 | Liwei Lin |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 | 从事专业 | 传感器与执行器 | |||||||
社会兼职 | |||||||||
2016.09-今 加州大学伯克利传感器与执行器中心 BSAC: 高速爬行微型机器人 负责人 | |||||||||
1.归纳总结昆虫在快速爬行状态下的运动机理和身体可耐受挤压的原理 | |||||||||
2.基于压电材料的仿生柔性微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制作方法 | |||||||||
3.仿生柔性微型机器人控制电路的微型化与悬挂系统的设计与制造 | |||||||||
以上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 2 篇(第一作者一篇,通讯作者一篇),两篇均为 IEEE 国际顶 | |||||||||
级会议;一篇 SCI 在投(第一作者)。 | |||||||||
2015.09-今 Facebook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横向课题 负责人 | |||||||||
主要学术成绩、创 | 1. | 制造柔性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 | |||||||
2. | 建立柔性可穿戴的压力传感器与振动执行器的集成系统,远程重构人体触觉功能 | ||||||||
新成果及评价 | |||||||||
以上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 3 篇(第一作者三篇),SCI 收录两篇,SCI 他引 4 次(其中一 | |||||||||
(限 800 字以内) | |||||||||
篇被 nature 正刊引用,Nature volume | 555, pages 83–88),一篇 IEEE | 国际顶级会议,发 | |||||||
明专利申请四项;一篇 SCI 在投(共同一作)。 | |||||||||
第一作者论文:A++1 篇;A+1 篇 | |||||||||
2013.09-2015.08 清华大学高端数控机床重大专项: 特种电火花数控机床系统 负责人 | |||||||||
1. | 完成特种机床工作方案的设计及调试 | ||||||||
2. | 数控机床硬软件系统二次开发; | ||||||||
以上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 1 篇(第一作者一篇),SCI 收录一篇,SCI 他引 1 次 | |||||||||
第一作者论文:A+1 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
本科 | 2009.09 - 2013.07 | 中国农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 李建平 | 全日制 | |
动化 | ||||||
硕士 | 2013.09 - 2015.07 | 清华大学(保送)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张辉 | 全日制 | |
博士 | 2015.09 –今 | 清华大学(提前攻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王晓浩, Liwei Lin | 全日制 | |
博) | ||||||
国家公费联 | 2016.09-2018.09 | 加州大学伯克利 | 机械工程 | Liwei Lin | 联合培养 博 | |
合培养博士 | 分校 | 士 |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论文 | 期刊 | |||||||||
发表刊物或 | 年度 | 分区 | 类别 | 他人 | ||||||
序 | 卷 | 作者 | 第一作者 | 刊物性质 | (学术 | 影响 | ||||
题目 | 出版单位名 | 引用 | ||||||||
号 | 期号 | 排名 | 单位 | 及期刊号 | 期刊分 | 因子 | ||||
称 | 次数 | |||||||||
页码 | 级A++ | 及排 | ||||||||
等, | 序 | |||||||||
SCI?区 | ||||||||||
Piezoresistive | ||||||||||
stretchable strain | Sensors and | 2018,27 | ||||||||
sensors with | A++,2 | |||||||||
1 | Actuators: A. | 1 | 清华大学 | SCI | 2.5 | 4 | ||||
human machine | 9,46 | 区 | ||||||||
Physical | ||||||||||
interface | ||||||||||
demonstrations | ||||||||||
Journal of | ||||||||||
All carbon based | Nanoscience | 2019, | A+,3 | |||||||
2 | flexible humidity | and | 1 | 清华大学 | SCI | 1.35 | 0 | |||
Accept | 区 | |||||||||
sensor | Nanotechnolo | |||||||||
gy |
Edge fabrication | ||||||||||
and process | ||||||||||
optimization of | International | |||||||||
precision | ||||||||||
Journal of | 2016,84 | |||||||||
woodworking | A+,3 | |||||||||
3 | Advanced | 1 | 清华大学 | SCI | 2.6 | 1 | ||||
PCD millers | ,1-4,279 | 区 | ||||||||
Manufacturin | ||||||||||
with disk | ||||||||||
g Technology | ||||||||||
electrical | ||||||||||
discharge | ||||||||||
machining | ||||||||||
Proceedings | ||||||||||
High resolution | of 19th IEEE | |||||||||
Solid-State | IEEE | IEEE | ||||||||
flexible strain | 2017, | |||||||||
Sensors, | Top | |||||||||
4 | sensors for | 1 | 清华大学 | Conferenc | 4 | |||||
Actuators and | 1144 | Confere | ||||||||
biological signal | e | |||||||||
Microsystems | nce | |||||||||
measurements | ||||||||||
(Transducers) | ||||||||||
2017 IEEE | ||||||||||
Pre-curved | Proceedings | |||||||||
PVDF/PI | of IEEE | IEEE | IEEE | |||||||
unimorph | Micro Electro | 2018,58 | ||||||||
Top | ||||||||||
5 | structures for | Mechanical | 1 | 清华大学 | Conferenc | 1 | ||||
1 | Confere | |||||||||
biomimic soft | Systems | e | ||||||||
nce | ||||||||||
crawling | (MEMS), | |||||||||
actuators | 2018 IEEE | |||||||||
5、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8.10-2021.9 | 基于激光诱导多孔石墨烯的超高密 | 深圳市基础研究学科布 | 200万 | 学生负责人 |
局 | ||||
度触觉纹理传感阵列研究 | ||||
2017.7.1- | 重20170044 激光诱导沉积多孔石墨 | 深圳市技术攻关项目, | 200万 | 学生负责人 |
JSGG201704140942274 | ||||
2019.6.30 | 烯直写工艺与设备研发 | 87 | ||
2016.1-2017.12 | 石墨烯压力传感器 | 华为公司 | 107万 | 学生负责人 |
2013.5-2015.7 | 特种电火花数控机床的研究 | 企业横向课题 | 学生负责人 |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3/4
一种梳齿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 王晓浩,吴一川, | 201610437118.X | |||
张旻 | |||||
发明专利 | 基于金属掩模的激光诱导石墨烯 | 张旻,梁家铭,刘 | 201710220721.7 | ||
图形化制备方法 | 易鑫,吴一川,王 | ||||
晓浩 | |||||
发明专利 | 用于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敏 | 张旻,王旭东,刘 | 201710265632.4 | ||
感层及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 易鑫,梁家铭,吴 | ||||
一川,王晓浩 | |||||
发明专利 | 一种连续制备多孔石墨烯薄膜的 | 张旻,刘易鑫,吴 | 201711030395.X | ||
方法及装置 | 一川,王晓浩 |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
2017年 | IEEE TRANSDUCERS | 国际传感器与执行器顶级大会 | 9/512 | |
CONFERENCE最佳论文提名奖 | ||||
2017年 | 加州大学伯克利传感器与执行器中 | 学校 | 5% | |
心(BSAC)年会最佳展览将 | ||||
2016年 | 国家公派出国(联合培养全额奖 | 国家 | 3/29 | |
学金2年) | ||||
2016年 | 清华大学机械制造学部青年科学 | 院系 | 10% | |
家奖 | ||||
2016年 |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杰出 | 深圳市 | 20% | |
创新项目奖” | ||||
2015年 | 清华优良奖学金,IHI奖学金 | 学校 | 10% | |
2014年 | 清华大学综合一等奖学金 | 学校 | 10% | |
2013年 |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 | 北京市 | 10% | |
2011-2013 年 | 国家奖学金 | 国家 | 1% | |
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华北赛区 | ||||
2012年 | 华北地区 | 20% | ||
三等奖 | ||||
2011年 | 全国高等数学竞赛北京市二等奖 | 国家 | 5% | |
2010-2013 年 | 学习优秀一等奖,综合测评第一 | 学校 | 5% |
performance criterion for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 The proposed performance criteria minimize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disturbances on the system output. Furthermore, system and controller uncertainties are address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proposed approaches, the non-isothermal plug flow reactor (PFR) was used as proof of each concept.